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按照“科学开源、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企业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了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节水型城市验收。工作中,莱芜市注重抓了六个结合。
水资源管理与供水管理相结合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有效控制地下水位下降,莱芜市加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使用规范化管理,要求自备井使用单位必须申领《取水许可证》,安装质量可靠的计量设施,并严格按照计划用水量取水,同时交纳地下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近年来,他们又对城市地下水开采建立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区取水实行总量控制,制定了《城区自备井关停计划》,明确要求在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禁止再新批自备井,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对原有自备井按计划逐步关闭。同时,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水管网,加大对城中村和用水企业大户的集中供水力度,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计划审批与价格调节相结合
为强化节约用水,莱芜市将用水划分为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工业商业用水、建筑及其他用水、特种用水五类,并明确规定了五类用水的具体价格和用量标准。莱芜市明确规定:除特别干旱的年份,城市居民每户每月用水计划为9立方米,其余各类用水也都规定了详细的定额标准。每两年进行一次年度用水计划调查,对市区范围内用水情况发生变化的单位,依据定额核算出新的用水计划。全市600多家用水单位每月都到节水办公室办理当月用水计划,从而加大了全市用水计划的控制力度,避免了浪费。此外,莱芜市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将居民生活用水综合水价确定为每立方米2.62元;行政事业单位用水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3.05元;工业商业用水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3.10元;建筑业及其它用水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3.96元;特种用水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6.06元;超计划用水,按水价的5倍标准予以征收。水价的浮动增强了市民的节水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节水工作的开展。
开源补水与节流保水相结合
中水回用是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莱芜市将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逐步用于工业生产、冲刷厕所、绿化浇灌、建筑施工等。2004年,莱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至山东泰山钢铁公司两条中水回用管线竣工,日供泰钢中水1万立方米;2007年,第二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线开工建设,协议日供莱芜电厂中水3.5万立方米,中水回用率将达到63%。同时,加强了新建建筑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明确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凡是房屋建筑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或日用水量超过200立方米、或居住人口达到3000人的居住小区,都必须配套建设中水设施。按照这一要求,莱芜市在滨河小区投资174万元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1200立方米,年节水40多万立方米。目前,已有10余个小区建设了中水回用设施。此外,市政府投资在牟汶河、孝义河、汇河、莲河等河流实施了筑坝蓄水工程,在孝义河、汇河、莲河等河流城区段建设拦河坝45座,年蓄雨水总量达到2亿余立方米。通过拦河蓄水工程建设,不仅蓄积了雨水,也涵养了地下水源,既满足了大中型企业用水,也满足了绿化建设用水,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水器具应用与户表改造相结合
为促进节水型城市创建,莱芜市加快了节水先进技术的推广,凡设计达不到节水标准要求的建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予办理开工许可证,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产品一律不得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从而使市区内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民用建筑,全部使用了符合国家应用技术标准的陶瓷芯片密封水嘴和一次冲洗量为6升的便器,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对城市居民的供水用表,他们按照“一户一表,计量出户”的标准,制订方案进行改造,凡新建及已建成但尚未入住的居民住宅,强制推行“水表出户、一户一表”施工,全部达到终端计量、收费的要求。对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本着“统一规划,积极推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对西关片区、东风片区、东方红片区、官寺片区、孙故事片区、董花园小区、石家庄小区、畜牧局小区、莲河小区等居民区进行了户表改造,现已改造1000余户,取得了较好效果。
科技创新与管网改造相结合
莱芜市积极开展节水技术创新,大力实施一水多用、串联使用,尽量提高工业冷却水循环倍数,提倡少用水或不用水工艺,积极推广使用先进节水设备和技术,充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为减少供水漏失,他们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对运行时间长、管网老化、漏失严重的管网拟定了改造方案,计划全部进行改造,2007年改造完成朝阳片区供水管网30公里,去年又投资700余万元,改造管网40公里,逐步提高了城市供水管网的完好率。
单位创建与争创“节水型”城市相结合
节水型单位(企业)的创建是节水型城市创建的基础。为推动节水型单位(企业)创建,莱芜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内部用水管理,完善用水计量手段,加强定额管理,积极开展节水活动。企业内部也加大了技改力度,积极引进新技术,改造供水设施,采用新器具,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杜绝了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合理用水,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对节水型单位 企业 给予表彰,并优先考虑新增用水定额、优先安排节水示范项目等,强化了企业用水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市节水型单位(企业)达到75家。同时,以开展节水型企业 单位 为载体,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工业企业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也带动了学校、社区、居住小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促进了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